编前语一直以来,中学爱国教育最大的困难是如何把爱国转化为学生的心理需要,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追求。天津南开中学基于中学生的阶段性成长特点和爱国教育的要求,总结出了一些比较“接地气”的做法。
南开中学是周恩来的母校,这是学校得天独厚的爱国教育资源。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南开中学就把“以周恩来为人生楷模”作为爱国教育的主线,但学校没有停留在灌输上,而是从学生的心理认知出发,解决好了为什么学周恩来、向周恩来学什么、怎么学周恩来这三个关键问题。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时时在寻找自己的榜样,引领自己成长。中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心理需求尤其强烈。要效仿什么样的人,追什么样的星,对学生能否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深远。因而,学校应重视榜样的树立,引导中学生在成长的关键期少走弯路。真正有引领作用的榜样,要能深入学生心灵,要有吸引力、有感召力,令学生信服,还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对于南开中学的学生来说,这个榜样必然是周恩来。周恩来中学时代是在南开中学度过的。四年里,因志向远大、品学兼优、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他被张伯苓称为是“南开最好的学生”,被严范孙评价为“具有宰相之才”。周恩来待人热情,乐于助人;他学习刻苦,成绩优秀;他长相帅气,善于演讲和演话剧;他胸怀大志,有梦想;他有很好的文学功底,写得一手锦绣文章;他创办校刊,组织社团,有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是学生中的领袖。他几乎符合了“偶像”的所有素质。老校友赵启正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南开的‘DNA’是什么?当然就是南开精神——‘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开精神具体的形象就是周恩来总理。”可见,周恩来在学生心目中地位之高大。学校引导学生学习的周恩来,是中学时代的、与学生同年龄时的周恩来,而不是作为国家总理的周恩来,这样的教育设计更贴近学生。学校提出学习中学周恩来,为成人作准备:知识准备。周恩来求学时,南开中学学制为四年,总共开设了17门课程。他毕业时成绩居于优秀行列。我们把周恩来的学习精神和方法归纳为四点:勤学苦练、联系实际、善思好问、珍惜光阴。身体准备。中学时的周恩来爱好打篮球、排球、网球,有时候也打乒乓球。他坚持每天早晨的长跑锻炼,增强体质、锻炼意志。价值观准备。中学时的周恩来实现了两个至关重要的思想抉择,表现出鲜明的价值取向:一是确立国家观念,二是形成民主思想。如在入学第二年,他写有一首诗作《春日偶成》:极目青郊外,烟霾布正浓。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由此可以看出,中学时的周恩来已经确立了使中华腾飞世界的理想和信念。文才准备。周恩来练得一手出类拔萃的锦绣文章。学校至今保留着他在中学时的52篇作文,篇篇精彩。口才准备。周恩来在南开中学期间,积极参加演说活动,锻炼口才,曾连续两年作为学校的3名代表之一参加校际辩论赛,南开中学两次夺得全市第一。能力准备。周恩来在校四年参加了14个社团,担当了多种校内职务。周恩来与同学发起成立敬业乐群会,先后担任智育部长、副会长、会长,还办会刊《敬业》学报,周恩来积极参加由学生承办的校刊《校风》工作,每周出一期,周恩来是编辑代表,还在梁启超、蔡元培等名人来校演讲时承担了记录工作。当时南开中学话剧社十分活跃,被称为中国话剧的摇篮。周恩来积极参加话剧演出,由于当时学校只有男生没有女生,而周恩来长得清秀,一般女角都由他来扮演。社会准备。周恩来没有关在校门内读死书,一有机会就接触社会,特别注重深入社会底层,与普通大众交朋友。人格准备。中学时期的周恩来完成的各项人生准备,归结到一点就是人格准备。这些努力实在、具体、可学,成为学生观摩学习的参照。创建“周恩来班”。我校从1993年开始,在高中各年级开展创建“周恩来班”活动,至今已坚持了22年。从2012年开始,学校在初中设立“邓颖超班”荣誉称号,每年各命名一个“周恩来班”和“邓颖超班”。成立学习研究周恩来小组。该小组2010年8月成立以来,以天津市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觉悟社旧址纪念馆和南开中学为基地开展学习研究活动。组织撰写了《以周恩来为人生楷模教育读本》《周恩来南开中学校作文笺评》等学习读本。开设“以周恩来为人生楷模”选修课。从2010年开始,我校开设“以周恩来为人生楷模”和“周恩来的人生智慧”选修课,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选修课与《以周恩来为人生楷模教育读本》一书紧密结合,针对青少年成长成才的需要,以周恩来在南开中学期间的学习生活为课程重点,引导学生们学习。精心组织入轨教育、缅怀活动、表彰大会等学习活动。进入南开轨道的第一课是“以周恩来为人生楷模”的教育。学校从高二年级选拔出优秀学生担任新生辅导员。每个新班级委派一男一女两名辅导员,组织和带领新生参观校内的周恩来中学时代纪念馆、南开中学校史馆、总理宿舍,瞻仰总理铜像,观看三集电视连续剧《与周恩来同窗的岁月》,学习校训、校歌。开学后,学校及时组织新生开展“以周恩来为人生楷模”的主题班校会活动和演讲比赛,使新生一入校就强烈感受到周恩来总理与南开的紧密联系。学校充分利用校史资源,使教育的历史感和现实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以周恩来为人生楷模”的主线教育从学生一入校就内化于心。1976年1月8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我们每年在1月8日这一天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缅怀、学习周恩来。3月5日是周恩来诞辰日,每年的这一天,学校都会隆重举行“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暨表彰先进大会”,对一年来在德智体美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
没有学生亲身体验和感悟的爱国教育是不接地气的,也是苍白无力的。培养学生的爱国感情和习惯,就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和升华,增强社会责任感。南开中学自2001年起开设义工制社会实践课程,其基本内容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园,每年在社会上完成50小时的义工任务。具体时间分配为每学期各8小时、暑假20小时、寒假14小时。“义工制”活动要求班班有基地、人人有岗位。为了保障“义工制”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学校通过建立学生联络员制、班级指导教师制及学分制管理学生义工活动。班级同学自由组合活动小组,自主确立义工活动内容和地点。每组选出一名责任心强、积极性高的同学任联络员。该生一方面组织本组学生自主选择和自行联系建立义工活动地点,另一方面负责与学校的沟通,及时反映学生活动中的状况。由德育处、团委、学生会义工部和各班主任担任辅导员对学生义工活动给以指导和必要的检查。每次活动都有活动时间、内容记录和联络员签字;联络员对小组内每个同学的活动表现要有阶段评价;每个义工活动地点要对学生的实际表现有阶段性的评价反馈。每阶段义工活动开展前后,都要进行充分的动员和总结。工作开始前各团队要上缴计划由德育处审批,阶段性工作完成后各班要进行总结,学校也要组织典型团队在全校大会上总结交流。最后,依据学生表现评分,实行学分制管理。一是学生自主参与性强,积极性高。虽然在寒暑假有些学生居住很分散,没有办法形成小组,但绝大多数同学仍在自己所在地进行个人实践活动。有一位到平津战役纪念馆服务的同学在周记中写道:“有一次,我们接到了一个接待参观团的任务,但是天降大雨。我们先到的几个人打着伞在基地门口焦急地等待,心想这次任务算是完不成了。我甚至已经准备好了如何向馆领导道歉。但令我感动的是,大家陆续到齐了,而且没有一个人迟到。我们也圆满地完成了那次实践任务。相信我们能把这种责任感带到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做好每一件事。”二是义工活动中出现了打破班级形式开展义工活动的特点。如:学生们发现现代社会中的人们逐渐遗忘了一些文化传统,有许多优秀的民族技艺正在被遗忘、荒废甚至失传。为了唤起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让更多的人关注、学习传统文化,2013年12月14日,南开中学高二年级四个班的学生们集结在文庙开展了一系列以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义工活动。学生们在寒风中向路人展示武术、书法、民乐、舞蹈和棋类等传统文化,向路人们发放宣传单,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重要意义。跨越班级界限组织活动,使学生的组织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随着年级的更替,义工活动点的工作并没有停止,而是在高低年级之间自然地过渡着。许多高年级的同学快进入毕业班时,会在最后一个暑假联系一个低年级的团队共同在义工点活动一段时间,顺利完成交接。在许多义工点,虽然做义工的同学变了,但义工工作还是一直稳定、持续、效果显著地进行着。三是义工活动点涉及面广、公益性强,活动形式多样。到2015年初,据不完全统计,南开中学青年志愿者义工实践点近300个。除在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市图书馆、养老院、儿童福利院等长期坚持的基地活动外,还出现许多新颖的形式。比如,有的学生到临终关怀医院照顾病人,有的慰问农民工并为其子女讲课,有的到路口做交通协管员,有的为社区困难家庭学生进行一帮一学习辅导等。2011级2班,从高二开始进行盲童的有声读物录制活动。他们和天津市视力障碍者学校取得了联系,利用南开中学体验创意中心进行有声读物录制。截止到2013年8月,已经录制完成40余种有声读物,受到了盲童的欢迎。在多样的活动中,“服务、公益,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主题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许多义工活动点因为学生们工作成绩突出,还主动与学校建立长期联系。文章来源:《人民教育》杂志第20期责任编辑:冀晓萍微信编辑:董筱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我的理想学校:学生可自由支配时间,教师过着体面的生活”